财神节念财神经,这样做才真正有用!
你是不是也觉得,钱赚得辛苦,存住却更难?
最近总听朋友抱怨,说工资涨了,开销也跟着涨,年底一算账,手里剩不下几个钱。这让我想起了老家一位长辈的话:“求财不如懂财神。”原来我们民间一直有财神节的传统,但很多人只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
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财神节和《财神经》的真实含义,帮你找到让财运更顺的方法。
一、财神节到底从何而来?
很多人一听财神节,第一反应是正月初五。其实,一年中不止一个财神节。农历七月二十二,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神节,据说是财帛星君李诡祖的成道日。
李诡祖曾是古代一位清正廉洁、关爱百姓的县令。他成功治理水患、改善民生,仙逝后,百姓为纪念他而建祠祭祀,逐渐将他奉为掌管财源的神明。从唐代到元代,他先后被册封为“财帛星君”、“神君增福相公”和“福善平施公”,成为民间广受尊奉的文财神。因为他逝世于农历七月二十二,这一天便逐渐演变为纪念他的财神节。
而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,则与另一位大名鼎鼎的武财神赵公明有关。传说这一天,赵公明元帅会率领五路财神下界巡视,按方位查察人间善恶,记录凭赏。所以,正月初五迎财神,迎的是赵公明和他的部下五路财神,寓意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。
二、《财神经》不是发财咒,而是做人经
不少人以为,念《财神经》就是向财神爷求金银财宝。其实,这是一种误解。道教对“财富”的理解远比这广阔。
《财神经》的全名是《玄坛赵大元帅财神经》,其中记载了赵公明元帅下凡巡视时对世人的诰诫。经文中明确指出:富贵穷通由神定,但赏善罚恶至公至正。
什么意思呢?简单说,财神赐财并不是无条件的,他看重的是人的德行。经文中反复劝诫人们要守分安命、填不平之路、架沟涧之桥,要利人利物,多行慈善。这正是:“世财者,金银珠玉是也;法财者,功德精诚是也。” 你看,看不见的功德和精诚之心,同样是宝贵的财富。
所以,《财神经》的真正核心是 “授人以渔”——它告诉我们,想要财运亨通,关键要培养与财富相匹配的品德。乐善好施的人,财富自然会向他聚集;反之,不义之财即便得来,也终究留不住。
三、财神节到底该怎么做?
财神节的习俗丰富多样,但核心是表达对财富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。
1. 祭祀与迎接
在财神节,无论是去附近的庙宇,还是在家中清洁神龛,关键是怀着虔诚之心进行祭祀。这意味着我们以一种庄重的方式,开启新一年的求财之路。重要的是心诚,而非排场大小。
2. 吉祥的习俗
• 放鞭炮:寓意崩走晦气,迎接红红火火的新气象。
• 吃吉祥食物:北方流行吃形似元宝的饺子,寓意招财进宝;南方有些地方则会吃年糕或汤圆,象征年年高升和团团圆圆。还有的地方会吃鱼,祈求“年年有余”。
• 注意言行:传统认为,这一天要避免动用剪刀刀具等尖锐之物,以免“剪断”财路;更要注意言语和睦,不说冒犯、不吉利的话,以求财神欢喜降临。
3. 真正的心法
比形式更重要的,是内心的转变。财神节是一个提醒我们反思自己与财富关系的好时机。
• 是否做到了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?
• 是否在追求物质财富时,也积累了“法财”(功德与精诚)?
正如《道德经》所言:“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,己愈有;既以与人,己愈多。” 这句话揭示了财富流转的奥秘:越是愿意为人付出,自己反而会更加富足。
结语:你的财富运势,藏在你的行为里
说到底,财神节和《财神经》传承千年,不只是教我们怎么“接钱”,更是教我们怎么“做人”。它告诉我们,财富的真正密码,不在于你烧了多少高香,而在于你日常的为人处世。
下次财神节,当鞭炮声响起时,不妨问问自己:今天,我积攒的“法财”够不够?或许,当你开始用心经营自己的德行,你会发现,财神早已住进了你的心里。
你平时有关注过自己的“财商”和“德商”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。
版权声明
文中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,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删除,谢谢配合。

最新留言